1、探測器的輸出可選用4~20mA模擬量輸出、RS485數字信號、開關(guan) 量輸出、無線傳(chuan) 輸等。
2、可燃氣體(ti) 及有毒氣體(ti) 探測器的選用,應根據探測器的技術性能、被測氣體(ti) 的理化性質、被測介質的組分種類和檢測精度要求、探測器材質與(yu) 現場環境的相容性、生產(chan) 環境特點等確定。
3、常用可燃氣體(ti) 及有毒氣體(ti) 探測器的選用應符合下列規定:
①輕質烴類可燃氣體(ti) 宜選用催化燃燒型或紅外氣體(ti) 探測器;當使用場所的空氣中含有能使催化燃燒型檢測元件中毒的硫、磷、矽、鉛、鹵素化合物等介質時,應選用抗毒性催化燃燒型探測器、紅外氣體(ti) 探測器或激光氣體(ti) 探測器;在缺氧或高腐蝕性等場所,宜選用紅外氣體(ti) 探測器或激光氣體(ti) 探測器;重質烴類蒸氣可選用光致電離型探測器;
②氫氣檢測宜選用催化燃燒型、電化學型、熱傳(chuan) 導型探測器;
③有機有毒氣體(ti) 宜選用半導體(ti) 型、光致電離型探測器;
④無機有毒氣體(ti) 檢測宜選用電化學型探測器;
⑤氧氣宜選用電化學型探測器;
⑥在氣候環境或生產(chan) 環境特殊,需監測的區域開闊的場所,宜選擇線型可燃氣體(ti) 探測器;
⑦在工藝介質泄漏後形成的氣體(ti) 或蒸氣能顯著改變釋放源周圍環境溫度的場所,可選用紅外圖像型探測器;
⑧在高壓工藝介質泄漏時產(chan) 生的噪聲能顯著改變釋放源周圍環境聲壓級的場所,可選用噪聲型探測器;
⑨在生產(chan) 和檢修過程中需要臨(lin) 時檢測可燃氣體(ti) 、有毒氣體(ti) 的場所,應配備移動式氣體(ti) 探測器。
4、常用探測器的采樣方式應根據使用場所按下列規定確定∶
①可燃氣體(ti) 和有毒氣體(ti) 的檢測宜采用擴散式探測器;
②受安裝條件和介質擴散特性的限製,不便使用擴散式探測器的場所,可采用吸入式探測器;
③當探測器配備采樣係統時,采樣係統的滯後時間不宜大於(yu) 30s。
1測量範圍應符合下列規定∶
①可燃氣體(ti) 的測量範圍應為(wei) 0~100%LEL;
②有毒氣體(ti) 的測量範圍應為(wei) 0~300%OEL;當現有探測器的測量範圍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,有毒氣體(ti) 的測量範圍可為(wei) 0~30%IDLH;環境氧氣的測量範圍可為(wei) 0~25%VOL;
③線型可燃氣體(ti) 測量範圍為(wei) 0~5LEL ·m。
2報警值設定應符合下列規定∶
①可燃氣體(ti) 的一級報警設定值應小於(yu) 或等於(yu) 25%LEL。
②可燃氣體(ti) 的二級報警設定值應小於(yu) 或等於(yu) 50%LEL。
③有毒氣體(ti) 的一級報警設定值應小於(yu) 或等於(yu) 100%OEL,有毒氣體(ti) 的二級報警設定值應小於(yu) 或等於(yu) 200%OEL。當現有探測器的測量範圍不能滿足測量要求時,有毒氣體(ti) 的一級報警設定值不得超過5%IDLH,有毒氣體(ti) 的二級報警設定值不得超過 10%IDLH。
④環境氧氣的過氧報警設定值宜為(wei) 23.5%VOL,環境欠氧報警設定值宜為(wei) 19.5%VOL。
⑤線型可燃氣體(ti) 測量一級報警設定值應為(wei) 1LEL·m;二級報警設定值應為(wei) 2LEL·m。